反饋“礦涌水整治技術”問題?
整改銷號的公示
根據《關于做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工作的通知》(湘突環改辦函〔2019〕16號) ,對照《關于印發<湖南省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的通知》(湘發電〔2021〕63號)《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永州市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的通知》(永發電〔2022〕1號),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礦涌水整治技術”問題,我市積極進行了整改,對照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已經完成,現將整改落實情況進行銷號前公示。公示時間: 2022年7月28日- 8月1日,為期5天。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書面或電話聯系:永州市生態環境局土壤生態環境科。聯系電話:0746-8323836;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梅灣街道瀟湘大廈16樓(翠竹路)。
永州市生態環境局
2022年7月28日
反饋問題 |
湖南省沒有組織力量對礦涌水進行技術攻關,導致各地采取的技術路線差異很大,工程費用和整治效果也大相徑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輕信企業推薦,選擇“不接地氣”的治理工藝,耗資巨大,持續性不強。 |
整改目標 |
摸清礦涌水底數和特性,因地制宜,優先合理選擇利用省推薦的技術路線抓好礦涌水整治。 |
整改措施 |
1.對歷史遺留礦山礦井涌水進行逐一排查,摸清隱患并建立臺賬,特別是對遺留下來的坑塘、低洼存水區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置方案。 2.對新設的井下開采礦山加強監管,要求礦業權人嚴格落實行業相關技術準則和要求,確保不出現礦涌水。 3.按照省直有關部門確定的礦涌水處置技術路線,加大礦涌水整治力度,對涉及重金屬超標嚴重的礦涌水,立即采取風險管控措施,加快推進整改;對不涉及重金屬超標的礦涌水,經科學論證后,采取合適的治理措施推進整改。 |
整改完成情況 |
1.思想高度重視。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印發了《永州市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方案明確了“礦涌水整治技術”問題整改目標、整改措施、主體責任單位、市直牽頭督導單位和領導、整改時限等。分管生態環境副市長多次就問題整改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堅決徹底整改到位。 2、逐一排查,摸清隱患,建立臺賬。2021年永州市各縣市區對轄區內關閉礦山涌水點進行摸底排查,隨后協調配合省生態環境廳技術團隊湖南省煤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核查,建立了檔案。根據湖南省煤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國標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永州市關閉礦山礦涌水調查報告》,我市關閉礦山中有連續性礦涌水點位5個,季節性礦涌水點2個,無礦涌水點14個。2022年相關縣市區對涌水點位再次進行了現場核查,發現除祁陽一個季節性礦涌水點變為無礦涌水點外,其他點位與2021年排查情況相同。 3、對于新設礦區提前介入。自然資源部門提前介入,加強了新設的井下開采礦山監管,在審批發放采礦權證時,提前查看地質勘查報告,檢測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成分,是否存在產生有毒有害礦涌水風險,對存在風險的礦山,暫不發放礦權,對新設的井下開采礦權,要求礦業權人嚴格落實行業相關技術準則和要求,確保不出現礦涌水。從源頭和過程上對礦山礦涌水重金屬污染進行監控。今年來,市自然資源局未發放井下開采礦山礦權。 4、積極進行礦涌水治理探索,分類治理工作“接地氣、見成效”。礦涌水治理是永州市地下水污染持續整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早在2019年,永州市就鼓勵存在連續礦涌水的東安縣委縣政府進行探索、嘗試切合實際情況的礦涌水治理技術,針對不同的涌水點位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東安縣2個連續礦涌水點采用建設防水閘墻的方式進行試驗性封堵治理,經過防水閘墻、覆土植綠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不僅水質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涌水量也大大減小。這些治理為湖南省探索礦涌水整治提供了寶貴經驗,2022年《湖南省礦涌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中的技術路線中充分吸納該工藝,已準備作為湖南省礦涌水治理技術典型進行推廣。重金屬不超標的東安1個、祁陽1個礦涌水點采用了加強監測等無、低費用技術進行就地管控。東安縣其他2個連續涌水點制定了工作方案,將按照省技術指南推薦的工藝路線限時整治。 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指出的“礦涌水整治技術”問題,永州市勇于探索、大膽創新,嘗試切合實際情況的礦涌水治理技術,最終礦涌水污染治理的工程費用和治理效果均達到了既定目標。另外我市在礦硐涌水封堵上積累了成功經驗,治理工藝也越發成熟,為下一步我市乃至全省切實消除關閉礦山礦涌水環境風險隱患,保障水質安全提供了可推廣、可復制的技術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