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時分,行走在古城永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紅馬甲”遍布在各個角落,傳播著黨的方針政策,溫暖著千家萬戶,推動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田。
理論政策宣傳、交通勸導、文體服務、科技科普服務、醫療健康服務……文明實踐,凝心鑄魂。永州持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服務活動,不斷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讓文明浸潤千家萬戶。
我市把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作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的重要舉措,作為守正創新做好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戰略之舉,著力破解工作難題,全力推動工作落實,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一個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個創新的陣地,一個個鮮活的載體,不斷擘畫著文明永州的壯美畫卷!
陣地——
目前,我市所有縣市區均已成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85個鄉鎮(街道、場)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1個,覆蓋率97.83%。全市共有行政村(社區)3304個,已成立村文明實踐站2892個,覆蓋率87.5%。
遍布全市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他們用真情服務對接群眾需求,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成為文明實踐中一面面閃耀的旗幟。
我市實行縣、鄉、村“三級書記負責制”,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主要負責人均由黨委書記(黨支部書記)擔任,高位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展?!翱h為整體,黨委主導,宣傳主抓,部門聯動,上下貫通”的文明實踐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冷水灘區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04個,覆蓋率為100%。文明實踐陣地按照“中心—所—站”三級架構,各實踐所、站按照因地制宜、綜合利用、簡潔實用的原則,統一做到“五個有”,即有機構、有陣地、有隊伍、有項目、有保障,活動內容開展統一做到“五傳六進”活動,即傳理論、傳政策、傳道德、傳文化、傳科技,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網絡。
零陵區堅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高位推動、全域推進。截至目前,已建成16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34個行政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其中示范站點18個。
隊伍——
志愿者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
我市突出主體培育,壯大志愿隊伍,把志愿服務作為文明實踐工作主要抓手。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體局、市科協、市民政局、團市委等單位成立市級專業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10余支,14個縣市區均成立縣級志愿服務總隊,由黨委或政府一把手任總隊長,廣泛動員“五老”人員、退休文化工作者、鄉賢人物、文藝志愿者、創業返鄉人員等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帶動全域、全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
各縣市區通過網上招募、培訓交流等形式,全面提升志愿服務質量。2021年,我市5名志愿者、1個組織、1個項目、1個社區榮獲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表彰。截至目前,我市在湖南志愿服務網的注冊志愿者人數為76.16萬、注冊志愿者團隊2800余個。
冷水灘區成立10支專業志愿服務大隊、18支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隊、204支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中隊、111支區級部門志愿服務隊、79支學校志愿服務隊和15支社會公益組織志愿服務隊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網絡。建設志愿服務項目庫12個,常態化開展生產生活、社會治理、環境衛生、文明勸導等200多個志愿服務項目,引領骨干社會組織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今年1至8月線上申請開展活動共1200多次。
零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立9支專業志愿服務隊,每個鄉鎮(街道)分別成立7支專業志愿服務隊,每個村(社區)至少成立1支志愿服務隊,每個區直單位成立至少1支志愿服務隊,現共有志愿服務隊553支。截至目前,零陵區湖南志愿服務網注冊的志愿者人數達7.8萬余人,志愿服務時長人數達5.3萬人,服務時長占比68.3%。
祁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建設與融媒體中心進行融合,各單位在網上注冊志愿服務隊,工作人員100%注冊成為志愿者,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開展志愿服務,人均志愿服務時常不低于20小時。
寧遠縣平臺注冊志愿者達23萬余人,記錄活動次數4741次,記錄志愿服務時長129萬多個小時,志愿者注冊數居全省前列。結合黨史學習教育,9000余名黨員干部開展“送教下鄉”“送醫下鄉義診”“送崗上門”“文明城市創建”等各類志愿服務600余場,服務群眾11萬余人次,為群眾辦實事3萬余件。
活動——
閱讀、練書法、打乒乓球、做游戲。眼下正值暑期,冷水灘區活龍井社區文化驛站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志愿者們則成了孩子們的臨時老師。
在三吾大地祁陽、在德武之鄉東安、在理學圣地道縣、在神州瑤都江華,一場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串珠成鏈,連點成片,文明新風正拂面而來。
選樹典型、培育品牌。市文明辦組織引導市直各單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培育形成了“我愛永州”“民間河長守護一江碧水”“情暖高墻·關愛未來”等一批影響較大的志愿服務活動品牌。
各地積極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打造了“瑤都幸福人生課堂”“匯聚志愿力量 共建幸福江永”“一元圓我讀書夢”“瀟湘習語”“閱讀悅讀·冷水灘”“愛心助童”等一批影響力較大的志愿服務品牌。冷水灘“時間銀行”以服務換服務模式激發了群眾參與文明實踐的積極性,得到省文明辦領導高度肯定并做專題推介;江永縣攝影協會新春走基層,為村中老人拍攝全家福在央視報道。
寧遠縣、祁陽市等地探索建立“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機制,面向社會開展點單服務,征集群眾需求,制定“為群眾辦實事”計劃表。零陵區、江華縣等地積極完善志愿者激勵禮遇制度,建立“時間銀行”“志愿者星級等級評定”等禮遇辦法,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化開展。
冷水灘各級志愿服務組織圍繞學雷鋒志愿服務、“強國復興有我”“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等文明實踐活動主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400余場次,幫辦實事1.2萬余件,參與志愿者3200余人,受眾8萬余人。
推動文明實踐工作全線展開、全域覆蓋、全面深化,永州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讓濃濃的新風正氣激蕩在古城永州,匯聚起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磅礴精神力量?。?span>永州日報記者 吳林)